新闻中心News
看过来千万别被“抗炎饮食”忽悠了
近年来,随着《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》的发布,“抗炎饮食”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,许多博主都在推荐各种“抗炎饮食”清单。不少人都说“抗炎饮食”能增强人体免疫力、降低炎症感染风险,甚至可以减少患癌概率。 随着研究的深入,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,很多慢性病都与身体的慢性炎症有关,而“抗炎饮食”被认为可以对抗这种炎症状态,im电竞登录降低疾病风险。 但是,到底哪些是“抗炎食物”、什么是“抗炎饮食”,目前科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。 在网上爆火的“抗炎饮食”清单都只是一些研究提出的结果,并未形成科学界共识。 曾有研究对饮食的抗炎作用与促炎作用进行量化评分,“促炎饮食”多为甜食、高脂食物、油炸食物、精制碳水食物、加工肉类等,而“抗炎饮食”多为新鲜果蔬、杂粮杂豆、坚果、水产品、香辛料等。 2021年,一项综述研究从3581项研究中筛选出了88种具有抗炎效果的食物,并将“抗炎食物”分为6类,包括: ⑥ 富含 ω-3 型脂肪酸的食物,如三文鱼、亚麻籽油、海藻油、葡萄籽油、菜籽油、坚果、杏仁等。 总体来说,所谓的“抗炎食物”清单、“抗炎饮食”大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健康食物。 那么,问题来了,人们为何会如此追求“抗炎饮食”?所谓的“炎症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 “抗炎饮食”中的“炎”与我们常见的病毒或细菌引起的“炎症”“伤口发炎”并不相同。 平时伤口发炎、炎症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,一般发生在身体被细菌感染或者受到外力损伤时,是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,能够清除侵入的病毒、细菌,帮助身体修复。 急性炎症通常反应迅猛,比如不小心擦伤、被蚊虫叮咬后,我们会感受到伤口周围红、肿、热、痛,这就是身体正在发炎的外在表现,但很快就好了。 而“抗炎饮食”中的“炎”是慢性炎症,它是我们身体在压力或应激状态下产生的低水平炎症反应。 这种炎症特点是,产生的影响非常小,平时一般很难被人察觉到,但持续的时间会比较久,可在几个月或几年内逐渐发展,并对我们的身体造成缓慢而持久的影响。 据了解,爆火网络的“抗炎食物”,大多属于健康食物范畴,确实能对身体造成积极的改善。但是,如果指望吃了它们就能增强免疫力,降低炎症感染风险,减少患癌概率的话,多少“夸大了对抗炎饮食的想象”。 我们身体的免疫力跟全身的免疫系统有关,包括皮肤系统、呼吸系统、内分泌系统、血液系统等等,它反映的是人体总体健康状况,并不是靠大量摄入某一种食物就可以提高的,它需要的是总体的营养均衡。 并且,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是复杂的,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包括个体差异、饮食习惯、生活状态、是否熬夜、是否运动、是否抽烟喝酒等都有关。 总的来说,说“抗炎饮食”有各种健康奇效还为时过早,大家还是不要盲目相信和跟风。 对于普通人来说,平时还是参考膳食指南安排自己的饮食,尽量做到食物多样化和营养均衡。